Monday, December 22, 2008

Subject: 献给所有未婚,将要结婚,和已婚的好朋友!!

献给所有未婚,将要结婚,和已婚的好朋友!!
=========================================
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好的人,自小,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维持一个家。 她总是在清晨五时起床,煮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给父亲吃, 因为父亲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饭。 然后,还要煮一锅干饭给孩子吃,因为孩子正在发育, 需要吃干饭,上学一天才不会饿。

每个星期,母亲会把榻榻米搬出去晒,晒出暖暖的太阳香。 每天下午,母亲总是弯着腰,刷着锅子, 我们家的锅子每一个都可以当镜子用,完全没有一点污垢。 晚上,她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细地擦拭, 家里的地板比别人家的床头还干净,打着赤脚也找不到一丝灰尘。

我母亲是个认真辛劳的好女人。
然而,在我父亲的眼中,她却不是一个好伴侣。

我成长过程中,父亲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单,不被了解。 我的父亲是个负责的男人。 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每天准时上下班, 暑假还安排功课表,安排孩子们的作息, 他是个尽责的父亲,督促孩子在功课上有所成就。 他喜欢下棋、写书法,沉浸在古书的世界。 我的父亲是个好男人,在孩子们眼中,他就像天一样大,保护我们、教育我们。

只是,在我母亲的眼中,他也不是一个好伴侣, 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母亲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无声地掉泪。 父亲用语言,母亲用行动,表达了他们在婚姻中所面对的痛苦。 成长的过程中,我看到、也听到父亲与母亲在婚姻中的无奈, 也看到、感受到他们是如此好的男人与女人,他们值得一椿好婚姻。 可惜的是,父亲在世的岁月中,他们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过, 而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长,我问自己:“两个好人为什么没有好的婚姻?” 自以为是的付出 我长大后,进入婚姻,渐渐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婚姻的初期,我就像母亲一样,努力持家,努力地刷锅子、擦地板, 认真地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 奇怪的是,我不快乐;看看我的先生,似乎他也不快乐。 我心中想,大概是地板不够干净,饭菜烧得不够好,于是, 我更努力擦地板,用心做饭。 似乎,我们两个人还是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我正忙着擦地板时,先生说:“老婆,来陪我听一下音乐!” 我不悦地说:“没看到还有一大半的地方没有擦!” 这句话一说出口,我呆住了,好熟悉的一句话, 在我父亲母亲的婚姻中,母亲也经常这样对父亲说。

我正在重演父母亲的婚姻,也重复他们在婚姻中的不快乐。
有一些领悟出现在我的心中。 “
你要的是?”我停下手边的工作,看着先生,想到我父亲..... 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母亲刷锅子的时间都比陪他的时间长。 不断地做家事,是母亲维持婚姻的方法,她给父亲一个干净的家, 却从未陪伴他,她忙着做家事,她用她的方法在爱父亲,这个方法是“做家事”。

而我,我也用我的方法在爱着我的先生。 我的方法也是母亲的方法,我的婚姻好像也在走向同一个故事 “两个好人却没有好婚姻。” 我的领悟使我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停下手边的工作,坐到先生的身边,陪他听音乐, 远远地看着地上擦地板的抹布,像是看着母亲的命运。

我问先生:“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你陪我听听音乐,家里脏一点没关系呀,以后帮你请个佣人,你就可以陪我了!”先生说。

“我以为你需要家里干净,有人煮饭给你吃,有人为你洗衣服.....”我一口气说了一串应该是他需要的事。
“那些都是次要的呀!”先生说。“我最希望你陪陪我。”
原来我作了许多白工,这个结果实在令我大吃一惊。 我们继续分享彼此的需要,才发现他也做了不少白工, 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对方,而不是对方的方式。

幸福的路径 自此以后,我列了一张先生的需要表,把它放在书桌前, 他也列了一张我的需求表,放在他的书桌前。 洋洋洒洒十几项的需求,像是有空陪对方听音乐、有机会抱抱对方、每天早上kiss拜拜。 有些项目比较容易做到,有些项目比较难,像是“听我说话,不要给建议。” 这是先生的需要。如果我给他建议,他说他会觉得自己像笨蛋。 我想,这真是男人的面子问题。 我也学着不给建议,除非他问我,否则我就只是倾听,顺服到底,连走错路时也一样。 这对我实在是一条不容易学习的路,不过,比擦地板要轻松多了, 而我们在需求的满足中,婚姻也愈来愈有活力。

在我累的时候,我就选择一些容易的项目做,像是“放一首放松音乐”, 自己有力气的时候就规划“一次外地旅游”这样的事情。 有趣的是,“到植物园散步”是我们的共同项目、共同需求, 每次婚姻有争吵,去到植物园,总能安慰彼此的心灵。

其实,这也可想而知,原本我们就是因为对植物园的喜爱而相知相惜, 一起走入婚姻,回到园子就会回到多年前彼此相爱的心情。 问对方:“你要什么?”这句话开启了婚姻另一个幸福之路。 两个好人终于走上幸福之路。 现在,我也知道父母亲的婚姻为何无法幸福,他们都用“太执着自己”的方法爱对方,而不是用“对方”的方式爱另一半。 自己累得半死,对方还感受不到,最后面对婚姻的期待,也就灰心而死了。 既然上帝创造婚姻,我想,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好婚姻, 只要方法用对,作“对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给的!” 好婚姻,绝对是可预期的。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Hello My Dearest Friends, Wish you all a earlier Merry Christmas..Ho ..Ho..Ho ^_^ !!!

2008 I would like to Wish you n your family A Merry Christmas & a Prosperous New Year. . HAPPY NEW YEAR 2009





Best Regards, PL TAY AND FAMILY
请珍惜眼下的每一天
请爱惜和家人每一刻快乐的时光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刚刚离婚,常常跑到我家来聊天诉苦。
这位弟兄算是大家羡慕的成功人士吧,他在华尔街任分析师,年薪三十万美金,开宝马。
我和他是大学同学,又都住在新泽西,现在已是无话不说。
说来惭愧,我的年薪只有七万,还要带两个小孩和不工作的老婆,买房子是根本不用想了,也总被一些同学认为没出息。
我一向羡慕这个朋友,那么有追求,事业那么成功,看我这土老冒,安逸享乐,这辈子算浪费了。 本来我和老婆准备帮助这位朋友和他老婆和好的,但是我知道他们离婚的原因后,觉得无话可说了,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他和老婆是大学同学,青梅竹马,让人羡慕。
来美国后,两人都开始为学习生活努力,并且毕业后都找到好工作,更流煞人。
工作两年后,弟兄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去读MBA,毕业后又到华尔街工作,而我这时刚在一个学校找到职位,老婆也生了个儿子,羡慕死人家了。
可是不要只是看到这弟兄光鲜的外表,他的婚姻却正在经历痛苦。
刚开始两人一起工作时,他老婆问要不要小孩,他说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完,没有精力。
在念MBA时,每天早出晚归忙学习,连老婆也忽略了,老婆几次希望能亲密一下,他都已经睡着了。 在华尔街工作后,老婆认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却不想他更是每天早出晚归,因为工作压力比念MBA还大。 又过了两年,我又有第二个女儿了,他的薪水加奖金也几乎是我薪水的3倍了,老婆却要和他离婚了。
女人生小孩也有压力,她的年龄已经太大,不生就晚了;而他却天天忙工作,回到家不是太晚就是太累,他们亲密的机会很少。
最近,他发现自己已经阳痿了,试了几次都不行。
老婆一气之下和他离婚了--不是因为阳萎,而是觉得他不爱她。

听完他的诉苦,我无话可说。
一直被大家羡慕的夫妻生活竟是这样过的,宝马装的竟全是痛苦。
钱,钱,钱,现在的人为什么就好像是钻到了钱坑,忽略了其他任何的一切。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赚那么多却没有机会花岂不是很悲哀。
我相信现在每年赚三十万的他,宁可花所有的钱来每年来买我的生活,我的老婆和小孩,可是为什么非要到太晚才觉悟呢?
他现在正在找一个压力小薪水低的工作,可是谈何容易。
除了其他华尔街公司要他做类似的职位外,几乎没有其他公司愿意出那么高价来聘用他。
他薪水的一半对于一般的公司都太高了。他开玩笑说是走上了不归路。
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你在死前回过头来问自己是不是活的很快乐,是不是对得起家人,而不是一辈子赚了多少钱。
我们的小孩也根本不在乎他们是不是有高级玩具,而是有没有爸爸陪他们玩不花钱的游戏。
有人认为如果不趁年轻时赚钱将来怎么办。
人不能活在将来,因为你怎么知道你有将来?
你甚至怎么知道你有明天?未来?还有将来的将来?
什么时候是你的今天?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
但是你一定确定你有现在,你可以把现在活好。
而且有没有出息并不是完全用钱来衡量的。
对于我来说,我的出息是可以每天早早回到家陪家人吃饭和陪小孩玩。
这也是有出息。
刚刚收到一份EMAIL故事和大家分享:
多年前我跟悉尼的一位同学谈话。

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我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
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
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标签还挂在上面
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

讲到这,他停住了,我也没接话
好一会后他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以后,每当我想起这几句话时,我常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找一本小说,打开音响,躺在沙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时间。
我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我会拉着太太到外面去吃饭,不管家里的菜饭该怎么处理。
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
我曾经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后来见面时,她告诉我她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把美丽的磁具放在酒柜了。
以前她也以为要留待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后来发现那一天从未到来。
"将来","总有一天" 已经不存在她的字典了。
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有什么得意的事,她现在就要好好体会,对没有拥有的事物,看淡些,不去想它。
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另外一半,表达一下浓郁的情意,或想让他知道你很在乎他/她,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
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
有人说:你该尽情的跳舞,好象没有人在看你一样。
你该尽情的用爱心对待所有人,好象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
我也要尽情的跳舞,尽情的爱。
看完这篇短文后,可以马上起身去擦桌子,或洗碗;可以把报纸放一边,闭起眼睛沉思一会;
也可以把这篇短文COPY下来, 传真给很多朋友。
当然,我最希望你选择最后这一项,或许,你会改变很多人的一生!谁知道呢?
好文分享**半塊餅乾*]
記得大四那一年,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進入大公司、領高月薪; 如何在短期內還清家中債務、出人頭地等。
很幸運的,我後來進入了國內某知名集團工作,擔任外籍主管的翻譯兼特助。 由於職務的關係,我得以參加很多高階主管聚集的決策性會議, 讓我這個念應用外語出身的社會新鮮人, 得以比其他同輩更快學到很多關於零售採購、談判技巧、利潤分配、業績追蹤、行銷企劃等專業知識。 那時候,我以為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工作量增多,我變得早出晚歸, 常常大清早還就進入地下道內搭捷運,步出公司時已是晚上,一整天 都沒看到陽光。 因為加班,我常挨餓到晚上九點多, 滿腦子想的都是毛利與業績,邊吃泡麵邊打隔天要用的報告。 我忘了要打電話回家關心家人,錯過了和朋 友們的聚餐, 割捨了我最愛的籃球和閱讀,忽略了四季的更迭, 更嚴重的是,我漸漸忘了曾有的夢想,也越來越不認識鏡子裡面的那一個人是誰。 於是我毅然決然遞出辭呈,並在一週內訂好機票和簽證,一個人獨自飛往印度, 展開了我人生目前以來最有意義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我沒有事先訂任何飯店或做任何行程規劃, 甚至,我連旅遊導覽都沒帶就出門了。 我體驗了「流浪」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我透過與當地人民的接觸,了解了生命真正的意義。 在窮苦的印度,連喝一杯乾淨的水都是祝福,我不再汲汲營營, 每天清晨,我划著一艘小船,在恆河上慢慢的渡著, 當時間空間都被抽離後,人就會很自然地回想自己的過去,遙想自己的未來。 當我開始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薪水、位階、財產等等這些物化的東西後, 我整人豁然開朗,開始想要多接觸當地人民的生活。 於是我在恆河畔召集那些向觀光客兜售香菸、蠟燭與紀念品的小孩, 他們年紀都很小,有的才三四歲就出來做生意。 每天黃昏我們相約在一個階梯式廣場,由我免費教他們英文,在夕照下, 我們圍成一個圈圈,然後我們在夕陽餘暉中各自漫步回家。 有時唱歌,有時這些印度小孩會拉著我的手寫印度文給我看, 離開印度的前夕,我買了包餅乾,目的是要分給我的「學生」們。 只見他們自然形成一列,一個個乖巧的排隊等著領餅乾,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我的餅乾發光了,卻還剩下最後一個小女孩沒有領到。 我想起身再去買一包,卻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 心急的我想辦法用簡單的英文告訴她我沒有忘記她, 但因為語言上的障礙使得她難過的放聲大哭。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走了過來, 將他手中的餅乾剝一半遞給了小女孩,接著其他小朋友跟著重複同樣的動作, 一眨眼,原本淚汪汪的小女孩手中已有三四片餅乾,一群小朋友碰碰跳跳的笑著跑開了。 親眼目擊這一幕的我不禁紅了眼框。 原來,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原來,分享是那麼樣的快樂。而且最令我動容的,是這位小男孩發自內心的舉動, 並沒有來自任何人的指令或後天的教導,全是他發自內心的行為舉止。那一晚在恆河畔,我想了很多,為何物質生活享受遠超過印度人的我們, 在精神層面上卻不一定能像他們一樣快樂?人民所得提高後,是否生活就能夠變得更幸福? 沸沸騰騰的教改,究竟改了些什麼?又教會了我們的孩子些什麼? 現代的小孩子不需要排隊領餅乾,究竟是禍是福?他們如果不知道挨餓為何物,將來樣怎麼懂得惜福感恩?如果我們的教育、社會的價值觀乃至評斷人的標準, 都不斷的強調名次、位階與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夠符合這些標準的人, 剩下的芸芸眾生如何平衡人生本來就會有的不完美? 如何接受餅乾發到你時剛好沒了? 有幸拿到餅乾的人如何回過頭來幫助沒拿到餅乾的人? 回國後,我一直記得這一幕,並與週遭親朋好友分享這個難得的經驗。 希望這半餅乾能夠激發更多人的愛心與善心, 讓這樣的善行一直傳下去, 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溫馨; 也藉由這半塊餅乾,激發更多人去思考更多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包括教育、社會價值觀、團體與個人的平衡、貧富差距等。 身處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私己的時代洪流, 我們所需要的,應是跨越種族紛爭、黨派色彩與階級差別的一種互助精神。 或許,目前台灣社會最欠缺的,是這半塊餅乾吧!

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記住 anger ( 發怒 ) 與 danger ( 危險) 只差一個字
別看少這一個字
它會影響我們這份職業、甚至人際關係
正所謂「禍從口出…」

專家講:

「人,面對外人時,
總是可以表現得雍容大肚、心平氣和,
但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
卻往往一點小事就足以皺起眉頭,
甚至出言相傷。」
正如你永遠只對你最愛、最親的人生氣
你會對住你上司、老板生氣嗎 ?

如果形容人類是一種
出門高E.Q回家低E.Q 」的動物,
我想一點兒也不誇張,
多拿出一點耐心與包容給家人吧!
否則您自己也不會快樂,不是嗎?
曾在報上看過
英文中的stressed (壓力),與 desserts (甜點)兩字,
有很微妙的相關。是什麼相關呢?
仔細一瞧,好像沒什麼關係嘛!

可是,再看一下,咦,
stressed 這個字從後面倒過來拼寫,不就是 desserts 嗎?
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 」
(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
哈,這真是有趣的妙論呀!
人生之中,有許多「壓力、挫折」,
但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
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此外,也有人說:
「人生就像一碗飯,一半是甜的,一半是苦的,
你不知道會先吃到哪一邊,但終究必須把飯吃完。」
是呀,生命有甜、有苦、有酸、也有辣;
但都必須去經歷它、走過它呀!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里教書,
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
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
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
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 週,
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想到後,
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
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如果他實在很過份,
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如果他的錯是小錯,
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
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
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
第二天一早,
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
興高采烈地討論著。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 ,
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成了負擔。
終於,
有人提出了抗議「老師,好累喔」老師笑了笑沒說話,
立刻又有人接著喊:
「對啊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 好累喔 」
這時,老師終於開口了,
她笑著說:「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
孩子們有些訝異,
老師又接著講:
「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 ,
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
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

這個星期,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
袋裡裝入越多、越大的「石頭」,
心中存留越多、越深的仇恨,
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
假如你有寫上我名字的石頭
你應當知道該怎樣做了吧!
我很喜歡一句名諺:
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請不吝分享,或許今天正有人需要它!
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與戀愛最大的不同,
就是「戀愛看的是對方的優點」,
而「婚姻卻是要包容對方的缺點」。
Made with ... 緣份是找到包容你的人
用心過好每一天.相信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
好運會降臨在樂觀開朗的人身上!
每個人一生中都要信兩種教 ,

你 知道是什麼教嗎 ....? 當然不是睡覺 .....^.^
是 不計較 與 不比較 .....

人活著都會有許多的慾望,慾望多了,漸漸會慾求不滿,
到最後就演變成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去傷害別人 ...

如果我們凡事不與人計較,便不會有口角,也不會勾心鬥角,
如果我們凡事不與人比較,便不會有慾望,也不會欲求不滿,
因此我們做人要謙虛,要知足,更要惜福 ....

我們要把自己縮小,不斷的縮小自己,小到能將自己放入別人眼中,
因為眼裡是容不下一顆沙子的,倘若能將自己縮小到放入別人眼中,
讓別人都能接納你,這樣才是真的會做人,

世界這麼大,每個人都有他的過人之處,
如果我們不懂得縮小自己,只是一味的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
這樣永遠都不會成功,永遠都不會滿足,也永遠都不會快樂 ....
因為一山比一山高,所以不要去和人家比較,

這不是要你因此不求上進喔 ..... ,是要你懂得謙虛 ...
而是要你將心放大,

去包容每一個人,從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 .....
也許我解釋得不是很好,但我體會很深 ....

如果每個人都能有所體悟,都能放寬心,相信都會過得很快樂 .....
because.......... 知足常樂! 在星期一開始時 , 我的這封信告訴你 , 這個禮拜會不一樣 .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

祝 你 天 天 快 樂

Tuesday, November 25, 2008

【人生】 仇人 與 恩人
給辛苦的上班族分享 !! 很有意思的管理故事: 仇人 與 恩人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我去主持個特別節目, 那節目的導播看我文章不錯,又要我兼編劇。 可是當節目做完,領酬勞的時候, 導播不但不給我編劇費, 還扣我一半的主持費。
他把收據交給我說: 『你簽收一千六,但我只能給你八百,因為節目透支了。』
我當時沒吭聲,照簽了,心想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後來那導播又找我,我還 【照樣】幫他做了幾次。
最後一次,他沒扣我錢,變得對我很客氣, 因為那時我被電視公司的新聞部看上, 一下子成為了電視記者兼新聞主播。
我們後來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點尷尬。 我曾經想去告他一狀,可是正如高中那位同學所說, 沒有他我能有今天嗎? 如果我當初不忍下一口氣,又能繼續獲得主持的機會嗎? 機會是他給的,他是我的貴人,他已經知錯,我何必去報復呢?
後來我到了美國留學。

有一天,一位已經就業的同學對我抱怨他的美國老闆 【吃】他, 不但給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綠卡 (美國居留權)申請。
我當時對他說: 『這麼壞的老闆,不做也罷。但你豈能白幹了這麼久, 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學。』
他聽了我的話,不但每天加班,留下來背那些商業文書的寫法。 甚至連怎麼修理影印機,都跟在工人旁邊記筆記, 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創業,能夠省點修理費。
隔了半年,我問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 他居然一笑: 『不用!我的老闆現在對我刮目相看,又升官,又加薪, 而且綠卡也馬上下來了,老闆還問我為什麼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 變得那麼積極呢?』
他心裏的不平不見了,他作了 『報復』 ,只是換了一種方法, 而且他自我檢討,當年其實是他自己不努力。

大概前五年吧! 我遇到個有意思的事。
一位老友突然猛學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數、姓名學到占星術, 沒一樣不研究。 他學算命,當然不是覺得算命靈驗,而是想證明算命是騙人的東西。 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師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四十七, 他發誓,非打爛那大師的招牌不可。
你猜怎樣? 他愈學愈怕,因為他發現自己算自己,也確實活不長。
這時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說: 『反正活不久了,好好運用剩下的歲月,做點有意義的事。』 他很積極地投入,人人都說他變了, 由一個焦躁勢利的小人,變成敦厚慈愛的君子。
不知不覺,他過了四十七、過了四十八,而今已經五十三, 紅光滿面、生氣勃勃,比誰都活利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師的招牌了!」 我有一天開他玩笑。 他眼一亮,回問我: 『為什麼?』 又笑笑: 『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個性, 確實四十七歲非犯心臟病不可,他沒有不準啊!』

各位年輕朋友!
你喜歡逞強鬥狠嗎? 你總是心有不平嗎? 你有 【此仇不報非君子】的憤恨嗎?
一點心得 你要知道, 【敵人、仇人】… 都可以 【激發】你的 【潛能】,成為你的【貴人】
你也要知道,許多怨仇、不平,其實問題都出在你自己。 你更要知道,這世間最好的 『報復』,就是運用那股不平之氣, 使自己邁向成功,以那成功和 【成功之後的胸懷】, 對待你當年的敵人,且把敵人變成朋友。
當 『冤冤相報何時了』的 【雙贏】 , 能成為 【相逢一笑泯恩仇】 的 【雙贏】 。
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嗎? 是不是:如果你是正確的,你的世界就是正確的?
完美主義者與出離心 :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在佛教裡,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 離解釋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裏,喝桶裝水,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悉達多的出離在多數時候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夢想。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如果你想修行 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裏修,在地鐵裏,在公司裏,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裏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不抽煙、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開始。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這裏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

應該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出現,但它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你也許經常會變得很生氣,那是因為你的生活裏總是出現與你所預期的相反的東西。
例如,你請的臨時工可能讓你非常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她擦桌子的方式與你不同,你很不喜歡她那種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時候你在街上看見一些打扮誇張把頭髮染成綠色的人也會生氣。那是因為你執著於古老的審美觀。

要擺脫這種不爽的心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態,不再執著於每個人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換一個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樣的臨時工。

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後者只能一時解決問題,你可能必須不斷地更換臨時工(這也是很多人不斷更換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找到一個照你說的方式去擦桌子的臨時工,但你很快會發現,她上廁所的時候居然忘了沖馬桶。

因此,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
(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她竟然拿走我的東西),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可能還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但你還是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現在你已經可以容許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較鹹的菜而不會抱怨,你可以使用不是預期的東西而滿足。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裡,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 或傷害你。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般若(音波野)
般若是印度語,即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大智慧,或者是妙智慧,而佛經所講的智慧並不是說文化知識,科學理論之類的智慧,仍是指心說法,經中所說的,都是使人認識心,理解心,練心,明心的正法,所以說字字不離心,離心,都沒有經書,佛離心沒有法可說,佛的千經萬卷,通稱為心法。學佛的目的是明心,因為人有心才能學佛,沒有心用甚麼學佛?所以心為萬法源,心經就是為心源而說,所以叫心經,心經的智慧,為大智慧,妙智慧,智慧功能來源於心,心為智慧體,心為智慧根,簡稱慧根。用智慧破愚迷叫法,智即是理,慧即是光,心叫妙明紫金光,亦叫妙明心,因此,心生之慧叫慧光,也叫智慧燈。六祖云:「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波萬年愚。」心有欲叫迷,解迷生智慧叫覺悟,迷既然解了,法也沒用了,這叫做物空心空法亦空,了無一物。

波羅密
漢語叫做“到彼岸”。甚麼叫做此岸,甚麼叫做彼岸呢?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苦多樂少,所以又叫做苦海,有些是人為的災難,有些是自然的災害,有可以避免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澇饑謹,生老病死離別苦,貪求之心不得等等,人若脫離苦海,登上佛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為到彼岸,一個學佛者,思想境界達到如如不動,不被一切所迷,不被萬境所轉,心若真空,為到彼岸。遇事著急上火,生氣發愁,悲傷恐懼等等,是此岸,坦然無事,心平氣和,常樂常淨,是非無動於心,是彼岸。實際上,幸福和痛苦,好與壞等,全在一人之心,佛說萬法,不過是為人明心而說,法是船,覺是岸,心達明,覺至圓,也無此岸,也無彼岸。


漢語叫做“定”。定,心穩如泰山,如如不動為定,非指身體的姿勢或身體動與不動而言,萬境攻心心不動為定,心不被是非,混亂,煩惱,憂愁,悲傷,恐懼,生死所轉為定。定乃心之用,無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達真空,無定無靜,定靜無非明心之法語,人的一生幸福,貧困,本屬虛幻,百年之後不過是一把骨灰,完結了人的一生,留下來的,只是幻影虛名,世人把人生看得真實不虛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不能自拔,作為一個人來講,社會,工作,家庭,是非,繁多復雜,萬事紛紜,事過心清,心不被一切所迷為定。


這裡所說的心,不是心臟的心,心是一身之主宰,是人的生命之本,是見聞知覺的能源。心在人在,心去人亡,心也是天下之大本,因為人有一顆妙明之心,才能應物,產生意識,才能理解萬物,改造萬物,才能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語言文字、文化知識、科學成果、綱常倫理、宗教等等,哪一樣不是人心的產物?心是大自然賦予人的一台靈機,是世界上的萬機之母,可以這樣說,世界上如果沒有人的心,也就沒有了人類社會一切。心既然有這麼大的本領,我們就應該了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是從何處來?它是怎麼樣的?水有源,樹有根,找到了根源,才能真正明白,真正理解,心是宇宙真空所化之靈氣,故謂之心靈。釋迦牟尼佛說,人的心性大而無所不包,細而無所不舉,天地日月,河海湖沼,一草一木,都含在如來性海之中,心不在內,亦不在外,自身肉體亦含在心內,如電燈本體亦含在電燈光內一樣,人的心能裝下整個世界而不滿。心之光體遍於五行六合之外,所以叫如來性海,萬物之形相俱映在海水之中,人的思維到那裏,心之光就到那裏。意念一動,萬里之外,心之光當下即至。心光之速為神速,超過物質之光速。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即是此意。心在人身來說,也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無在無不在,心為萬靈機,用到那兒,那兒就靈,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六種功能,用那個,那個靈,同時用,同時靈,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因為六種功能都源於一心。比如人用眼看物,眼只是條件,看是心看,不是眼看,就像人坐在屋內通過窗看見屋外之物,窗比作眼,室內之人比作心,窗不能看,人能看,眼不能看,心才能看,所以才把眼睛叫「心靈之窗」。人變老,心不變老。少年時代看山看水甚麼樣,老年時再看山看水還是那樣,見物之心永不老,所以才說「人老心不老」。聽的功能也是一樣,是用心來聽,不是用耳來聽,耳和眼一樣也是條件,是人體器官之一。沒有心甚麼都聽不見。比如人的心高度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時,對其它事物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集中精神看書時,對電視裏演的甚麼,唱的甚麼就不清楚。不是沒聽見,是沒動心,心永遠在聽,從不停止。人睡著了也在聽,所以一叫就會醒。人的一切功能,思維的功能,記憶的功能,錄音錄像的功,放音放像的功能,以及身體各部份的感覺功能,都是妙明之心起的作用,人的妙明之心和各個器官的關係,就像電源和電器設備的關係,有電,設備就能運轉,沒有電,設備就只是擺設,毫無用處。佛留下的千經萬卷都說的是心,都是明理明心之路,千言萬語,苦口婆心,都是怕後人誤入歧途,那一部經書有叫後人對著佛的偶像燒香禱告?頂禮膜拜?更沒有說念彿的名字就能成佛,相反在「金剛經」中,佛用極具明確的語言告訴後人千萬不要那樣做:「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二字,非指釋迦牟尼而言,是指人人之自我之心。知心者為自知之明,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得用理來衡量。如果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那麼請問宇宙之中第一位佛祖是念誰的名字才成佛的呢?念念不離心,自我之意念之念,即是佛因。沒有心,你用甚麼去念?念佛之心即是佛。念使只是降伏意念之法,心正意念正,何須用念去降伏?人們對著自己塑造的泥塑像,燒香磕頭能解決甚麼問題?這不是迷信又是甚麼?你朝拜的那個「佛」不是真佛,跪在地上磕頭的這個才是真佛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只有明心才能成佛,要想明心,必先明理,佛以悟真空妙理而成道,理明透徹心自明,明心者不念佛也是佛,光念佛不明心之人是迷佛迷法,佛以慈悲為本,慈悲二字,但是以心為基,慈悲是指心說,慈悲之心,沒有定在出家,燒香,念經,拜佛上,是定在人的心上,慈悲之事,何時何地不能做?何人何處不能為?豈能局限在出家當和尚和燒香拜佛者的清規戒律等塵法上嗎?所以學佛者不要本末倒置。心經就是叫人找到自心,認識自心,明白自心,心經不是給後人留下的語言文字,而是留下了一顆真心,學佛者如果不認心,不煉心,不明心,佛之真傳絕矣!把語言文字當成真的,把領會語言文字當成目的,等於沒學,真空實相,不是用語言文字能夠表達出來的,全憑自參自悟,親自體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說開口即是妄,落筆就是假,經書上寫不出真的來,經書只是留給後人一張到達目的地的路線圈,光看圖不走路,永遠也到達不了目的地,到了目的地,這張圖也就沒有用了,為了過河到達彼岸,就要坐船,經書就是船,到了彼岸,船還有甚麼用呢?所以說「迷時千卷少,悟來一字多」。這就是「道雖近,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的道理。我們學佛的也應如是看。


經者路也。心經,心路也。心經離心無經矣。心經乃明心之聖旨,見性之坦途。心是萬聖之綱,心是人人都有之大本,認心,煉心,明心,乃心經所指之路,是達無上正等正覺必經之路也,行路必先明路,自我之覺,明路之師也,自我之心,人類試金寶石也,路之邪正遠近,覺悟者自知也。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自心如如不動,心生良智良能,用自心的智慧之光,化自心之暗昧,復自性之光明,證真空之境界,出塵海,超氣海,入如來圓覺海

觀自在菩薩
:心之覺,以自心照自心為觀,以自明化自愚為觀,以自心悟真空為觀。
自在:並不是自由自在,或逍遙自在。是自心理體如如不動,不住於法,不住於相,一無所住,自性本空為自在。起心即是妄,自性本來清淨,也沒有來,也沒有去,即是自在。
菩薩:菩薩是梵語,譯成漢語,「菩」意為覺,「薩」意為性,人能覺悟本性,這個「人」即是菩薩。
觀自在菩薩,即是自心求理悟真宗,由定慧開始,悟心明覺,達明心見性的內聖功夫,即是自心自參自悟,自性自一度,自心自明的功夫。是明心見性的第一步,是明心見性的基礎。是心行覺觀,佛才把此經定名為心經。實為自心求理悟真宗,明心見性之真功,心為佛果,觀自在菩薩為佛因。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即自心已通妙有真空之理體,無人無我,無善無惡,無是無非,清淨本然,心明覺圓之時。

照見五蘊皆空
不是用光去照,明心與自然母體合明叫照,即自我之真心本體,通過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叫做照,用自心智慧之明,照自心愚昧無知之暗,即是照。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的總稱,即是蒙在珠寶上的塵垢,理明透徹一塵不染,復本性之圓明,心空無物,一物不迷,萬有皆空,即是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自心理體本無苦厄,苦是隨緣而生,因緣而起,父母深恩,夫妻兒女之重愛,生老病死,是是非非等精神上的壓力,或肉體上的折磨,苦不堪言,無法擺脫。只有明白道理﹐認識到苦因何而起﹐因何而有﹐因何而生﹐才能擺脫。苦與不苦﹐是由心定﹐自心量大﹐無所謂苦。自心狹小﹐一句話都承受不了。同樣的事﹐因人的覺悟不同﹐或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結綸。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老婆婆﹐人人都叫她做哭婆﹐為甚麼呢﹖原來她每天都坐在廟 門前哭。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天都哭。有人就問她為甚麼每天都哭呢﹖她就 回答﹕我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賣雨傘的﹐一個是賣鞋的。雨天的時候賣鞋 的兒子沒有生意﹐我替他擔心所以便哭。當晴天的時候賣傘的兒子沒有生 意﹐我又替他擔心所以便哭。人們聽了就對她說﹕唏﹗雨天的時候賣傘的兒子有生意﹐妳應該開心笑啦。 晴天的時候賣鞋的兒子有生意﹐妳更加應該笑啦。自從哭婆聽了那人的一番說話後﹐從此就沒有人叫她做哭婆了﹐無論是晴 天或是雨天她都是開開心心的﹐人人都叫她做笑婆了。又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盲公﹐在地上拾到一隻金戒指﹐他又非常不開心﹐人家都很奇 怪﹐於是就問個究竟﹐你想想他怎樣回答﹖他說﹕我是盲的也拾到金戒指﹐ 開眼人一天不知拾幾多。其實只要明理明心﹐明白社會人生的一切道理﹐自心平靜如水﹐不起一念﹐苦從何處來﹖自性圓明﹐無善無惡﹐無苦無樂﹐一切苦厄自脫。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舍利子﹐可以比喻為自性。色﹐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物質。宇宙真空為萬物之母﹐天地日月星都是源於真空母體﹐都是生於真空﹐滅於真空﹐生生不息﹐永無了期。這些被真空所包含的形形色色的萬物﹐統稱為色。色是真空演變生化出來的。是與空不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顯的時候﹐人看得見﹐摸得著﹐謂之有﹐隱的時候﹐看不見﹐摸不著﹐謂之無。但實際上並不是無﹐而是隱於空﹐是另一種形式的有。比喻水﹐水就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雨﹐雪﹐霜﹐霧﹐冰﹐都是水﹐波浪也是水﹐水蒸氣也是水﹐這些都是有形式的水﹐水蒸氣再擴散﹐與空合為一體﹐眼睛看不見了﹐只看見空﹐但並不等於空中無水。即是說﹐空即是隱於空﹐色即是現於空。妙有真空乃色之本﹐萬物生生滅滅永無了期。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生是滅的開始﹐滅是生的開始﹐生生滅滅的一切是色﹐生色之本是真空﹐空色一體。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是客觀外界之物﹐通過見聞覺知的功能﹐反映在心中產生的領受(受)﹐想象(想)﹐思維(行)﹐辨別判斷(識)的心理活動﹐這些都因心應才有。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心在物上物就有﹐心不在物上物就無。心不在焉﹐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自做到如如不動﹐無受想行識。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舍利子﹐也可比喻為自我之心性﹐此言心之本質。法﹐不是方法的法﹐也不是法術的法﹐這個法字﹐在這裏泛指萬事萬物的意思﹐也可以說就是五蘊。前面已經說過﹐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和有永遠互相轉化﹐當然﹐有的轉化過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比如星球的生滅﹐恐怕得以若干萬萬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人生不過百年﹐誰也不可能看見這個轉化的全部過程。但是用理可以推出來。在這個意義上說﹐不但宇宙真空無生無滅﹐萬物也無生無滅﹐只是由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所以說萬物同體﹐誰也沒有離開這個宇宙大自然﹐即然如此﹐也就無所謂垢與淨的區別了。物轉化為真空時﹐真空並沒有增加﹐真空化為物時﹐真空也沒有減少甚麼。就像人的生育一樣﹐母生九子﹐母體並沒有少了甚麼。一個子女沒生﹐母體也沒有多出甚麼﹐道理是一樣的。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這裏說的空﹐是說人的妙明之心本來空無一物﹐至清至淨﹐如如不動﹐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能應萬事萬物﹐才稱其為妙覺﹐色受想行識﹐心動則生﹐心空自滅﹐所以稱其為幻﹐所以說真心之中﹐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豈能沒有﹐每分每秒都在用﹐但真正起作用的能源是心﹐心若不動﹐心不外馳﹐眼耳鼻舌身意隨之不起作用﹐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觸身無知覺﹐意不生念﹐雖有若無。眼耳鼻舌身意又叫六根﹐六根是心的派出機構﹐是心應萬物不同的器官。心通過六根覺察﹐判斷萬事萬物﹐那一根失靈﹐心就失去了那一方面的作用﹐心用到那一根﹐那一根就起作用﹐同時用﹐同時起作用﹐心不在六根上﹐六根就無事可做了﹐就失業了﹐就等於沒有了。

無色聲香味觸法
色聲香味觸法是對應六根而言﹐又叫六塵。六根不起作用﹐六塵從何而起﹖故真心之中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此句是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識界的簡化說法。界﹐解作「識」﹐所以也可以說成是無眼識乃至無意識識。六根眼為首﹐六根意為總﹐六根心為源﹐心動眼界生﹐心動意念立﹐心不動無界可立﹐眼見心不煩﹐聲亂心不惱﹐心平氣則和﹐自性無煩惱。自心本清靜﹐一了百自了﹐明心見了性﹐萬事都能了﹐表面平常人﹐心中覺悟高﹐不離諸是非﹐不逃諸煩惱﹐本來沒有事﹐苦辣酸甜都是自我心。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明﹐是執迷不悟的人﹐無無明﹐是甚麼都明了﹐是一個知萬理﹐通萬化﹐自心圓明的大覺者。亦無無明盡﹐是一塵不染﹐萬法皆空﹐明心見性的大覺者。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說自心之光輝﹐與真空母體合而為一﹐已達無生無滅﹐無老無死之涅槃境界。

無苦集滅道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集﹐就是眾苦在心﹐心中全是苦﹐滅﹐是跳出煩惱﹐諸苦全無﹐道﹐是所以能離苦得樂的原因。滅道﹐就是已達明心﹐無苦無樂的境界。苦樂乃是境﹐並非自心﹐自心如如不動﹐無苦亦無樂﹐到此地步﹐已無苦可舍﹐無集可斷﹐無滅可證﹐無道可修﹐故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自心本來清靜﹐本體光明。因除愚昧才生智慧﹐如無愚昧可除﹐智慧也不必生了。即無智。人愚昧無知之時﹐妙明之心並沒有丟﹐只是自心不明白﹐似失而非失。理透心明之時﹐似得而非得﹐乃自家原來本有之珍寶,本非外得。俗語說﹕「騎著馬找馬」﹐也是這個道理。馬本沒丟﹐只是心沒想到。心明白過來了﹐馬也不是找回來的﹐本來就是自己騎著。即是無得。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
菩提薩埵(音多)﹐簡稱菩薩。煉心達大定﹐自性圓明之人叫做菩薩。依心經所指之路﹐由定慧而達彼岸﹐復自性之真空﹐沒有一絲慾念﹐萬法皆空﹐為心無罣礙﹐得大自在﹐為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人的生死本末﹐來龍去脈﹐以及宇宙自然千變萬化之理﹐即已明了﹐就應一無所戀﹐一無所貪﹐人間的一切幸福﹐苦厄﹐生死別離﹐俱屬幻生幻滅﹐此時此地天倫樂﹐散時離時兩無關﹐假的真做圓倫理﹐何真何假如是觀。明理明心法自然﹐即是心無罣礙。自心坦然自如﹐如如不動﹐就是已達到圓覺﹐已脫眾苦﹐自然也沒有恐佈。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涅槃﹐就是自心已達圓覺﹐與真空母體合而為一﹐無生無滅。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未來﹐稱為三世。三世諸佛皆由此理而證。此理即自心自明﹐自性自度﹐依自性之定智慧﹐照自心之暗昧﹐而達明心圓覺﹐登無上界﹐與真空母體合而為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有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即是佛。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 是大神咒
智慧能解自心迷誤﹑暗昧﹑無明﹑未知數﹐能通萬化之源﹐無一化不知﹐無一神秘不解。自心比神還乎其神﹐秘不可言之事﹐迷不住心。自心不被一切所轉﹐不被一切所迷﹐心同自然一體﹐自心就是一個大神。﹐就是語真言實﹐不二之理﹐可不是把心經當做咒語來念就能成佛。若不理解經意﹐若不實際練心﹐若不能做到明理明心﹐即使念上幾千遍幾萬遍也沒用﹐能悟到自心﹐認識自心﹐體會到自心﹐用自心照自心﹐自心明自心﹐勝於念千經萬卷﹐因為千經萬卷唯心旨﹐就是說﹐千經萬卷﹐都是已經明心的人﹐給尚未明心的人下的聖旨﹐必須遵旨而行。所以說千經萬卷唯心旨﹐目的是明心不是念﹐心經所言之理﹐能使人明心﹐故為大神咒。

是大明咒
自心智慧明燈﹐照自心之暗空﹐達明心見性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自然真空同體﹐一性圓明﹐十方平等﹐是為大明﹐能達此地步皆是心經之功。是使心達大明之真寶﹐是使心達大明的明言靈語﹐此理真實不假﹐是為大明咒。

是無上咒
無上指心而言﹐人心是一身之君﹐是生命之源﹐理解宇宙人生的至極真理﹐也只能用心去悟﹐心為無上智﹐心出於無上之源﹐是為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自性真空妙明理體為萬佛根﹐萬佛源﹐無心一切皆無﹐也無佛﹐也無經。一切果皆從心成﹐心是一切的種子﹐若沒有妙明心﹐就甚麼都沒有了。心能明萬理﹐心是一台靈機﹐心是萬機之母﹐甚麼能與妙明之心相比呢﹖心高於一切﹐妙明心即是無等等。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所有的道理前面已經講清楚了﹐沒有甚麼再說的了﹐佛還怕後人不信﹐因此﹐這句話就像是佛在發誓一樣地對後人說﹕「我不會欺騙你們﹐這個道理一點也不假﹐祇要照這個道理去做﹐就一定能離苦得樂」﹐佛的慈悲之心盡矣﹐學佛者千萬不要埋沒聖賢一片心。無量大過難得悔﹐無為大法難得信。信是功德母﹐信而行﹐行而證﹐明心見性﹐也非難事。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此句從來沒有人解過﹐祇接上句真實不虛四字﹐即了結了這一大因緣。

心經總共有260個字﹐心經的實旨是心﹐是佛說與見性弟子由定慧到明理﹐明心﹐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理論﹐心經是以心為剛﹐講的是心法﹐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練功﹐自參自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用語言文字﹐是沒辨法說清楚的這些就叫做語言道斷﹐又叫真經無字﹐在這個意義上說﹐凡是有字的經﹐可以說的法﹐都是假的﹐寫的經﹐說的法﹐就像一個指路牌﹐對不明方向的行人﹐是有用的﹐對一個不走路的人是無用的﹐對已經走過這段路的人﹐都是沒有用的﹐練心者讀心經亦要同樣看法。

佛教所說的是慈悲﹐儒教所說的是忠恕﹐道教所說的是感應﹐這六個中文字﹐下面都有個心字在的﹐其實大家都是叫人去修心﹐去練心﹐亦是心經所有的意思﹐祇不過是其它不同的學說﹐不同的老師﹐用不同的語言﹐去教同一個道理。

How to Make Garbage Enzyme










How to Make Garbage Enzyme















Black sugar is one of the ingredients needed for making garbage enzyme.

















This kitchen waste is another ingredient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rbage enzyme.


























These bottles contain kitchen waste with black sugar and water. Fermentation will take place in the bottles for 3 months. Then after filtration and removal of the residue, garbage enzyme is obtained. The residue can be used again for a new batch of production by adding fresh garbage. The residue can also be dried, then blended and buried in the ground as a fertilizer.